比赛规则: 冰壶所用场地是一个保持得非常平整的长44.5米、宽4.7米的冰道。冰道的一端画有一个直径为1.83米的圆圈作为球员的发球区,被称作本垒。冰道的另一端也画有一圆圈,被称为营垒。冰壶场地两端各装有一个斜面橡胶起蹬器。场地前后两端各有一条蓝色的实线称为前卫线和后卫线。冰壶掷出后,如果未进前卫线或越过后卫线都视作无效,将被清出场外。 冰壶比赛中双方各有四人,双方队员轮流投掷,每名队员投掷两次,投掷的目的是使冰壶尽可能地接近营垒中心点。哪队投掷的冰壶比对手更接近圆心,哪队就得分。营垒区就是冰壶比赛的得分区域。当16次投掷全部完毕后为一局。一局结束后,下一局从场地的反方向继续比赛,由上局比赛得分的队伍先投掷。冰壶比赛共10局,10局总分最高者为获胜队。 比赛技巧: “扫刷”:适当的“扫刷”应该能够溶化冰表面,使冰能够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做能够减小“砥石”与冰面的摩擦,这样,冰壶可以走的又远又直。 冰面:冰面尽可能平整之后,将水滴均匀地喷洒在冰面上。冰壶的底面就在这“冰层”上滑行的。 比赛装备: 冰上溜石的装备包括冰壶、比赛用鞋和毛刷。冰壶由苏格兰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凿磨制成,标准直径30厘米、高11.5厘米、重19.1公斤。参赛队员脚穿比赛专用鞋,两鞋底部质地不同,一支要能够抓住冰面,另一支要能够向前滑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冰刷采用合成鬃或者马鬃。
掷冰壶比赛每场有两队参加。每队4人。比赛共进行10局。两队每名队员每局各掷两次(16枚砥石)。进行的方法是:比赛双方按着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以及主力队员的顺序,先交互各投1次,然后进行第2次。每局以两队的砥石距离大本营(亦称营垒)圆心的远近评定胜负,假如甲队有两枚批石距离圆心比乙队近,则甲队得2分。比赛结束以得分多的队为胜。比赛开始时两队投掷批石的先后顺序通过抽签决定,从第2局开始则由上一局的胜队先掷。 掷冰壶场地长44.5米、宽4.32米,在两端距端线3.66米处各画一个半径1.83米的营垒。场地中线两侧分别有前卫线、丁字线和后卫线,四周设有高2英寸,宽4英寸的木框。砥石由苏格兰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制成,直径 29厘米,厚 11.5厘米,重 19公斤。每场比赛两队参加,每队4人。共进行10局,各队运动员每局均投两次(共16枚砥石)。比赛时各队位于本方营垒中心线后,按1垒队员、2垒队员、3垒队员和主力队员的顺序,向对方交替投掷砥石,以砥石距离对方营垒圆心的远近计分,每石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投掷时,必须使砥石越过对方的前卫线而不超过后卫线,否则将失去比赛资格。在投掷的过程中,为使砥石滑行的更远并准确的到达目标,同队可有两名队员手持管帚(或毛刷),在批石运行的前方用力左右擦刷冰面。当对方投掷时,为使其砥石滑离圆心更远,也可以在砥石的前面擦扫冰面。为获取比赛的胜利,运动员在力求将砥石投向圆心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战术的需要,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将对方的砥石撞出营垒或将本队的砥石撞向圆心。
泰国。看穿着,泰国这种旗袍最常见;看招式,用膝盖肘击特别多;听声音,也是泰国式的吼叫。
手游编辑岗位职责:拥有广阔的视野,热爱并善于挖掘优质手机游戏;负责推荐内容的整理及编辑工作;负责网站的新闻发布和页面更新;负责对手机游戏进行深度评测,并对评测结果进行有序的整理编辑;负责手机游戏攻略的挖掘及整理,善于分析游戏玩法及路线;负责和玩家进行沟通,制作相关访谈专题;负责原创稿件的采写;负责线下活动的采访和报道。任职要求: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1年以上采编经验,有扎实的文字功底;熟悉网络新闻特点和规律,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做事认真,执行力强,团队意识强;热爱互联及游戏行业,并对互联网及游戏行业有独到见解;对于手机游戏有较深认知,并热爱手机游戏。
冰壶比赛时,每场由两支球队对抗进行,每队由4名球员组成。比赛共进行10局。两队每名球员均有两个冰壶,即有两次掷球机会。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替掷球,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同时对方的队员为使冰壶远离圆心,也可在冰壶的前面擦扫冰面。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
项目介绍
冰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球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自行以直线或弧线轨道滑向营垒中心。掷球队员在力求将冰壶滑向圆心的同时,也可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出营垒或将场上本方的冰壶撞向营垒圆心。最后当双方队员掷完所有冰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决定胜负,每石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比赛分两队进行,两队各有四名球员,轮流丢掷石球(rock),以赛前双方掷点离圆心近者先掷。每局(end)在每队交替掷球,每人分别丢掷两球,八人共十六球之后结束。 主将(skip)应领导球赛。当队员掷球时,主将应持冰刷(broom),作为掷球之目标物。主将并应指示石球之旋转(turn)方向及应滑行之距离,并使队员了解掷球之目的,以使刷冰员(sweeper)决定应如何刷冰,因为刷冰可使石球增加滑行距离、同时减少行进之曲度(curve)。 一场比赛需两组石球,每组各八颗,应上色彩以使在冰道另端仍可轻易辨识。传统上,在第一局中,不拥有最后一球掷球权的一队,可选择该队的球色。
球员位置
为避免拥挤,比赛规则对于球员的位置也有所规定:
非掷球队:主将及副将(third)可站立于标的端之底线后方,主将也可立于掷球队之主将之后。下一顺位之掷球员可站在后板(backboard)附近,而其他球员则可站在冰道底端之后或两栏线之间。
掷球队:持冰刷之主将(或副将)可立于标的端圆心线后方之任何位置。
特殊情况
若掷球员未在球抵达掷球端栏线之前将球离手,则另队有权选择该球之处理方式:
(1)仍视该球为有效;
(2)将该球视为出局,并将所有受该球碰撞之局内球放为原位。
球之意外受触
当石球掷出,正在滑行时,若掷球方的球员(通常是刷冰员)不慎以身体、衣服或是冰刷碰触此球,此球即视为受触球。在其滑行完成后,另队可就以下三者任择之一,对该球进行处分:
1、 仍视该球为有效。
2、将该球视为出局,并将所有受该球碰撞之局内球放为原位。
3、估算若球未受碰触,则场中各球的位置应会如何。并将场中各球移至其估算之位置。
刷冰规则
掷球方之刷冰员可在两圆心线间为己方任何在移动中之石球刷冰。但在圆心线之后,每队仅有一名球员可为己方之石球刷冰,且仅有主将可为对方之石球刷冰。
计分
拥有位于圆垒(house)中、位置最接近圆垒中心之石球之队伍得分。该队每颗位于圆垒中、位置较另队所有石球都更接近圆心之石球皆可获计一分。在移动任何石球之前,两队之third应对得分情形获得共识。
测量
若属于不同队之两颗石球无法判定何者较接近圆心时,除非另有石球更接近圆心,该局将被视为不计分。
冰壶比赛每队为四人。两个队比赛时共使用冰壶石(有人也称之为砥石)16个。听从主力队员的指示,按照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主力队员的排列顺序与对方一对一的对抗比赛。两个队的队员在冰上投球两次,每次投一个冰壶石。两队共投十六个冰壶石为一局。
主力队员做出迎战对策的指示。
扫冰队员使用刷子快速在冰上刷动,以改变冰壶石的滑行方向和速度。
投掷出的冰壶石一边旋转一边以适当的曲线向前滑行,冰壶石转一圈半到两圈半最为理想。
把对方队的冰壶石扫出圈外也是技巧之一。
如果冰壶石超过后卫线会失去比赛资格。
投石时,一定要在前卫线前把握着冰壶石的手松开。投出的石不过对方的前卫线时失去比赛资格。
四个队员融为一体,需要密切配合。
冰壶比赛用的冰场长44.5米,宽4.75米。从投球点起约40米远处画有圆形标志的地方为“大本营”(直径3.66米)。投出的石离大本营中心最近的队为胜。握石的手在松开的瞬间,即使出现微小的角度偏差,也会象高尔夫的OB一样滑到40米开外,而招致较大的失误。冰壶石重19.1公斤、直径30cm, 厚度最薄为11.5cm。
一场为10局,比赛时间约2小时30分。两个队共投16个石为一局。以双方队员掷出的石离大本营中心的个数多少来计算得分并决定胜负。